人與人的交流,有可能不單靠語言而是透過潛意識嗎?
這麼說有點玄,但這就是 無結構團體 給我的最大感受
雖然是馬拉松式的對話進行,但感受上卻都是潛意識在流動
小編其實只是坐在場邊的小幫手,卻已經感受如此強烈
無論空間或團體都被眾人的潛意識所包圍著
時而優雅,時而陰鬱,又隱隱地閃爍著火花
阿德勒曾說:所有的煩惱,其實都來自人際關係
而在團體裡我們共同直觀了這些人際之間的縮影
我們經歷到的不單只是當下彼此間的互動
更多是來自我們現實生活中經驗的投射,甚或是創傷
被誰的話語觸動,以至於在團體中不經意顯現
這些說與沒說的,都在潛意識裡流動交換
團體某種程度也像是一同前進的夥伴
既合作但也相互刺激彼此滋養
而過程中經歷的什麽最後會被帶回現實生活中
因此帶領者顯得極為重要
Jasmine與健毅的帶領看似野放,卻又時刻關照
這也是種隱微不見的陪伴吧
透過團體,我們借了面鏡子重新觀照
但獲得的什麽還得花點時間解構重整
兩天的相處既短暫卻也漫長
已經過了兩週了,卻時不時在回味
回味什麽呢?
也許是比現實更真實的情感交換吧
下次是不是該下場體驗體驗呢
#李侖存在主義
#無結構團體
#叩問自我與人生課題
#死亡孤獨自由與意義